言情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七节 桓温废立(第1页)

第七节桓温废立

桓温篡志,蓄之已久,满拟伐燕一捷,归而即尊,枋头丧败,事出虑外,而篡窃之谋,已如骑虎之势,不得下矣,于是废立之计起焉。(《温传》云:“温久怀异志,欲先立功河朔,还受九锡,既逢覆败,名实顿减,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。”)大和六年,十一月,温自广陵屯于白石。(胡三省曰:此白石当在牛渚西南。牛渚,见第三章第九节。)旋诣阙,以崇德大后令,废帝为东海王。其罪状,则谓帝在藩夙有痿疾,嬖人相龙、计好、朱灵宝等参侍内寝,而二美人田氏、孟氏生三男,欲建树储藩,诬罔祖宗,倾移皇基也。(《纪》云:惮帝守道,恐遭时议,以宫闱重,床第易诬,乃言帝为阉,遂行废辱。)又以大后诏立会稽王昱,是为简文帝。大宰武陵王晞,(元帝子。)有武干,为温所忌。温乃表晞聚纳轻剽,苞藏亡命。又息综矜忍,虐加于人;袁真叛逆,事相连染。请免晞官,以王归藩,免其世子综官。又遣弟秘逼新蔡王晃,(东嬴公腾,见第二章第二节。腾后改封新蔡王,被害,谧武哀。子庄王确立。卒,无子,以汝南文成王亮曾孙邈嗣。卒,子晃嗣。亮亦见第二章第二节。)自诬与晞、综及著作郎殷涓,大宰长史庾倩,(从本传,《本纪》作籍。)掾曹秀,舍人刘疆等谋逆,收付廷尉,请诛之。帝不许。乃废晞,及其三子徙于新安,(见第三章第三节。)晃废徙衡阳,(吴郡,今湖南湘潭县西。)而族诛殷涓等。涓,浩之子,倩及其弟散骑常侍柔,皆冰之子,希之弟,冰女则东海王妃也。杀东海王二子及其母。废王为海西公。明年,(咸安二年。)四月,徙居吴。(见第三章第九节。)庾倩之死也,其兄广州刺史蕴,饮鸩而死。东海大守友,(东海,见第三章第三节。)子妇温弟秘之女也,故得免。希与子邈及子攸之,逃于海陵陂泽中。(海陵,晋郡,今江苏泰县。)故青州刺史武沈,希之从母兄也,潜饷给希,经年。温后知之,遣兵捕希。是岁,六月,沈子遵,约希聚众海滨,略渔人船,夜入京口,(见第四章第二节。)称海西公密旨除凶逆。七月,温遣东海内史周少孙讨禽之。希、邈及子侄五人斩于建康市。遵及党与皆伏诛。惟友及蕴诸子获全。是月,简文帝崩。子昌明立,是为孝武帝。十一月,妖贼卢悚,遣弟子殿中监许龙,晨到海西公门,称大后密诏,奉迎兴复。海西公初欲从之,纳保母谏而止。悚突入殿庭,游击将军毛安之等讨禽之。海西公深虑横祸,乃杜塞聪明,终日酣畅;耽于内宠,有子不育。朝廷以其安于屈辱,不复为虞。大元十一年,十月,卒于吴。

简文帝崩时:桓温仍镇姑孰。帝遗诏以温辅政,依诸葛亮、王导故事。《王坦之传》曰;简文帝临崩,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。坦之自持诏入,于帝前毁之。(坦之,述子,时领右卫将军。)帝曰:“天下傥来之运,卿何所嫌?”坦之曰:“天下宣、元之天下,陛下何得专之?”帝乃使坦之改诏焉。《王彪之传》曰:简文崩,群臣疑惑,未敢立嗣。或云当须大司马处分。彪之正色曰:“君崩大子代立,大司马何容得异?若先面谘,必反为所责矣。”于是朝议乃定。(彪之时为尚书仆射。)及孝武帝即位,大皇大后令:以帝冲幼,加在谅暗,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。事已施行。彪之曰:“此异常大事,大司马必当固让,使万几停滞,稽废山陵,未敢奉令。”谨具封还内请停。事遂不行。《温传》曰:温初望简文临终,禅位于己,不尔便为周公居摄。事既不副所望,故甚愤怨。与弟冲书曰:“遗诏使吾依武侯、王公故事耳。”孝武帝即位,诏“内外众事,关温施行”。复遣谢安征温入辅。(安时为吏部尚书,中护军。)宁康元年,二月,温入朝。停京师十有四日,归于姑孰。遂寝疾不起。七月,卒。《温传》言温讽朝廷加己九锡,累相催促,谢安、王坦之闻其病笃,密缓其事,锡文未及成而薨。(时年六十二。)《王彪之传》曰:温遇疾,讽朝廷求九锡。袁宏为文,以示彪之。彪之谓宏曰:“卿固大才,安可以此示人?”时谢安见其文,又频使宏改之。宏遂逡巡其事。既屡引日,乃谋于彪之。彪之曰:“闻彼病日增,亦当不复支久,自可更小迟回。”宏从之。温亦寻薨。案简文帝自永和二年何充卒秉政,至其立,已二十五年。引用殷浩,以与温抗者,即简文也。《纪》言帝初即位,温撰辞欲自陈述,帝引见,对之悲泣,温惧不能言。有司奏诛武陵王晞,帝不许。温固执,至于再三。帝手诏报曰:“若晋祚灵长,公便宜奉行前诏。如其大运去矣,请避贤路。”温览之,流汗变色,不敢复言。又言帝践阼,荧惑入大微,帝甚恶焉。时中书郎郗超在直。帝乃引入,谓曰:“命之修短,本所不计,故当无复近日事邪?”及超请急省其父,帝谓之曰:“致意尊公;国家之事,遂至于此,由吾不能以道匡济,愧叹之深,言何能喻?”因咏庾阐诗云:“志士痛朝危,忠臣哀主辱。”遂泣下沾襟。然则帝之于温,初无所畏。《纪》又谓帝神识恬畅,而无济世大略;故谢安称为惠帝之流,清谈差胜耳;谢灵运迹其行事,亦以为赧、献之辈;盖非笃论也。《晋书》好博采而辞缺断制,往往数行之间,自相矛盾,要在知其体例,分别观之耳。作者意在博采,原不谓其所著皆可信也。据《本纪》:孝武之立为大子,实与简文之崩同日,然则《王彪之传》谓君崩大子代立,大司马何容得异?语亦有误。其所争者,盖非大子之当立与否,而孝武之当为大子与否也。然则《晋书》记载,多不容泥,谓简文视天下为傥来之运,恐亦诬辞矣。然则桓温图篡虽急,而朝廷拒之甚坚,且镇之以静,终不为其虚声所动,盖自其举兵欲胁废殷浩以来,至于孝武之初,始终若一,初非谢安、王坦之、王彪之等数人之力也。简文之才力,亦实有足称矣。此又见庾氏之欲推立之,实非为私意也。

温四弟:云、豁、秘、冲。六子:熙、济、韵、袆、伟、玄。熙初为世子,后以才弱,使冲领其众。温病,熙与秘谋杀冲。冲知之,先遣力士拘录熙、济,而后临丧。熙、济俱徙长沙,(见第三章第九节。)秘亦废弃。云前卒。豁时刺荆州,加督荆、扬、雍、交、广。(扬当作梁。)冲督扬、豫、江三州,为扬州刺史,镇姑孰。豁子竟陵大守石秀(竟陵,见第三章第九节。)为江州刺史,镇寻阳。(见第四章第一节。)八月,崇德大后临朝摄政。九月,以王彪之为尚书令,谢安为仆射,刁彝为徐、兖二州刺史,镇广陵。(彝协子。)二年,正月,彝卒。二月,以王坦之代之。三年,五月,坦之卒。以桓冲为徐州刺史,镇丹徒。(见第四章第二节。)谢安领扬州刺史。太安元年,大后归政。安为中书监,录尚书事。二年,八月,为司徒。桓豁卒。十月,以桓冲为荆州刺史。王蕴为徐州刺史,督江南晋陵诸军。(蕴,孝武后父。晋陵见第四章第三节。)谢玄为兖州刺史,广陵相,监江北诸军。(玄,安兄子。)于是下流之势渐重矣。《王彪之传》云:谢安不欲委任桓冲,故使大后临朝,献替专在于己。《冲传》云:冲既代温居任,则尽忠王室。或劝冲诛除时望,专执权衡,冲不从。谢安以时望辅政,为群情所归,冲惧逼,宁康三年,乃解扬州,自求外出。桓氏党与以为非计,莫不扼腕苦谏;郗超亦深止之;冲皆不纳。桓温尚无所成,而况于冲?其不敢为非分之图,亦固其所。然冲之为人,雅与温异,颇有公忠之心,其不为非分之图,亦非尽由才之不及,势之不可也。温据上流久,且夙怀反侧之心,其余毒,自非一朝所能消弭,故桓玄卒资之以搆逆。然当苻坚入寇时,晋之克弘济于艰难者,实赖上下游之无衅,其时上下游之无衅,则冲实为之,冲亦可谓贤矣。

相爱相杀的恋人  主动成为阴鸷攻的心上宠  宫女上位记:一品皇贵妃  参见公主  神秘古老禁地[探险]  穿越兽世之倒霉蛋的春天 Nph  我靠游戏搞科学[六零+无限]  暴君竟是我恋人  与大师兄一起修仙的日子  [综漫] 为了复活我建立了提瓦特学院  重生八零:娇软媳妇好凶猛  虎警  重生之拥抱幸福  校长回家修马桶  穿越之大唐酒家  不停的插入  这个真少爷好凶  我那厌世老祖宗爆红了  相亲游戏  真相不会伤人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李青的奇妙冒险

李青的奇妙冒险

关于李青的奇妙冒险我,李青,有系统。系统是什么玩意?这明明就是替身攻击!...

洪荒:吾乃轮回道尊

洪荒:吾乃轮回道尊

苏辰穿越洪荒,以地道宝物轮回紫莲本源化形。此时洪荒天道已经显现,而地道却仍在孕育,想到未来由天道主宰洪荒,导致洪荒世界退化,万灵再无证道的可能。于是,苏辰凭先知先觉布局,不争一时强弱,只争万古高低。以自身能力塑造轮回,完善地道,扶持人道,压制天道,最终统御天地人三道,带领洪荒晋升永恒大世界,让万灵人人如龙,众生皆有证道永恒之希望!作者君已写过数本精品洪荒文,绝不放毒,质量有保证,请诸位读者放心支持!如果您喜欢洪荒吾乃轮回道尊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穿越之掉崇祯面前

穿越之掉崇祯面前

主角穿越,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,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,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,怎么办?如果您喜欢穿越之掉崇祯面前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

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

我一出场,就无所不能了。又名我,无所不能。如果您喜欢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探险手记

探险手记

你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吗?这世界,表面上平凡无奇,但实际上,它光怪陆离的地方实在太多,难以用现阶段的科学来解释。我在一本黄皮手札的牵引下,步入探险行业,在探险途中,我见过了太多太多离奇诡异事件,有过太多太多匪夷所思的经历。恐怖危险怪诞成了探险的主元素。至于我探险过程中究竟经历过了什么事情?别急,还是跟我到小说中一起...

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

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

一个小小的江南卢家仆人,被天人组织绑架,只因他的相貌和当朝六皇子相同。一个假冒六皇子的仆人,在纷繁博弈中,居然被送上皇位,看似风光无限,暗地里却只被当做个可悲的傀儡。然而,没有人知道,白渊早在穿越的第一天,就被至宝妙道认主,可观天地万物而得气运,继而领悟万千武道诸般法术神念妙法,并直接圆满继而,在这万古文明的世界里,一步步成长为幕后的黑夜君王。如果您喜欢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